沈小平

通鼎集团掠影

在江苏,有一家与“光速”同行的企业。不仅产业涵盖光棒、光纤、光电缆,就连发展速度也被业内誉为:“可与光速媲美”。这家在“掌门人”沈小平带领下实现“光速”发展的企业,如今早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、中国通信设备供应商50强、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。日前,记者走进通鼎集团有限公司,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。

通鼎集团的“进化史”

通鼎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,是国内外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集成商、服务商,业务范围涵盖通信、电力、运输、智慧城市等诸多行业和领域,为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。

别看现在的通鼎集团早已“羽翼丰满”,可是将时针拨回到1999年,那时的通鼎集团还未“出世”,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工厂,主营铜芯电缆的生产和销售。两年后,通鼎集团有限公司前身——江苏通鼎光电线缆有限公司才悄然成立。

从1998年到2002年,中国的光缆行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峰,涌现出了一批国有、集体、民营等所有制线缆企业,仅吴江周边就有多家线缆企业。不仅如此,当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突然”陷落“,光缆价格也骤降,很多规模不大的电缆厂均呈现出摇摇欲坠之势。

尽管那时面临着企业初创期的种种阵痛,可在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小平看来,中国的“大通信时代”正在迎面而来,此时切入,方为良机。

2002年7月,通鼎集团开始进行光缆的研发和生产,并同时上了四条光缆生产线,两条进口,两条国产。“我们上对了,2005年光缆就进入运营商集采,成为核心供货商之一。”沈小平说。其实,成功永远不是偶然的,早在创业之初,通鼎的目标是:“围绕高质量、高效率、高效益,创建行业知名企业。”

在沈小平的领导下,通鼎集团从单一的线缆产品供应商,发展成为集“光电线缆及配套、宽带接入、网络安全、大数据”等业务领域的全产业链、价值链集成商。在线缆业务领域形成了涵盖“光棒、光纤、光电缆、光器件、机电设备、仪器仪表”的全产业链优势,在信息安全、网络安全、公共安全、大数据运营等方面提供优质持续的支撑服务。2017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18亿元。

网络安全是下一个“风口”

作为国内主要的光电缆生产企业,通鼎集团一直秉承自主创新精神和严谨从业态度,立志于做全球最先进、最专业的光电线缆生产厂商。

通鼎互联是通鼎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之一,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通鼎互联在集团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。物联网时代,通鼎互联并没有局限于光纤光缆产业,而是利用自身在通信领域的资源优势,在夯实传统主业的基础上,积极布局网络信息安全、大数据等互联网领域,打造“大通信+互联网”生态圈。

“近几年通信行业发展迅猛,在通信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除了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发展需求,电网、铁路、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发展,也都需要大量光通信基础设施和一揽子解决方案,为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。”据沈小平介绍,通鼎互联在传统的优势领域已形成了光棒、光纤、光缆以及设备的四位一体全产业链。但通鼎互联并没有局限于传统行业,而是在巩固本业的同时抓住“互联网+”发展的风口,谋求转型升级,积极向公司主业相关领域(大数据、安全网络等)延伸,收购了网络安全、大数据等方面的企业,不仅在营收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,也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飞跃。

“在物联网时代,我们并没有局限于光纤光缆产业,而是利用自身在通信领域的资源,在夯实传统主营业务的基础上,紧紧抓住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热点,以光纤光缆产业为基础,沿着大数据的方向向上下游延伸,通过挖掘大数据价值,构建绿色智慧产业生态圈。”沈小平表示,以前是以光纤光缆为介质进行的人与人的连接,而依托物联网,实现保障安全下的海量数据连接,则是信息通信领域的下一个“风口”。

让企业“组团”走出国门

“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13朝古都,从地理位置来讲,也处于我国最中心的地区,是交通要道。但对企业来讲,要在一个城市投资,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,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当地政策有明朗的认识。”沈小平表示,企业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地问题,这也是阻碍很多企业在外地投资的掣肘。

沈小平告诉记者,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,通鼎集团在投资前,一定要了解当地政策。虽然通鼎集团跟西安在工作上的业务往来已经有很多年,但是却没有在西安落地真正的工厂,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西安的政策,希望今后有机会对西安进行更深入了解。

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,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枢纽,西安企业如何更好地从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?沈小平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‘一带一路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发展的机会,但如果企业‘单打独斗’走出去跟当地政府去接触,可能比较单薄。在这方面,苏州市委、市政府会定期组织企业家“组团”走出去,由苏州牵头,为企业和沿线国家政府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。”

“我觉得西安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,企业家跟政府一起走出去,不仅可以接触到国外政府官员,更可以了解当地的优势条件和相关政策;而且企业家‘组团’走出国门,不论是学习交流,还是合作投资,都会比较放心。”沈小平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