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原生所倡导的容器、微服务、DevOps等技术成就了软件与服务业,让云计算时代软件变得无比庞大,甚至出现了“软件正在吞噬世界”。

正因为云原生的动力是开源,因此业界也有“世界的一切源于开源”、“云计算已改变了天空的颜色”、“云原生”才是那条最大的鱼等等观点。

11月6日,在腾讯云首次举办的Techo开发者大会上,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切实履行了只谈技术的承诺,在演讲中预言三大技术发展趋势,其中之一就是Cloud Native Hardware代表未来,将得到迅速发展。

虽然很多媒体将Cloud Native Hardware翻译成软硬件一体化技术,其实就是云原生的硬件。不过云原生对硬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呢?

1.云原生硬件是趋势

Techo是腾讯云面向全球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发起的,是专注于探讨云计算前沿技术趋势和应用实践领域的非商业大会,通过搭建一个纯粹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平台,与数千万开发者们共同探索、共同创造。

所以,本次大会是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音视频、边缘计算、无服务计算、云原生、安全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态势和最佳落地实践的绝佳机会。

在这样一个大会上做主题演讲,所谈的技术趋势分量也很足。

对于未来云计算技术的演进,邱跃鹏预言Cloud Native Hardware、Serverless、Smart将成为三大重要趋势。

Cloud Native Hardware即软硬件一体化技术,一方面,云厂商将会积极参与到从系统到芯片层面的深度定制;另一方面硬件厂商则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理解云计算,根据软件的需求不断演进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?随着云计算承载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,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成为刚需。规模效应是一个巨大的放大器,软件硬件充分融合、相互促进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,否则,规模越大,损耗越大。Cloud Native Hardware将极大提升云计算的性能、提高资源利用率,最终为开发者提供稳定、更具性价比的服务。

同时,在云计算加快“去基础架构”的过程中, Serverless将是云计算的终极形态,这种形态能把开发者从繁琐、冗杂的开发配置工作中解放出来,不需要任何的基础设施建设、管理与运维,只需开发者编写前端的业务逻辑。

云计算与AI的结合则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快速开发,让开发更加Smart。AI落地所依赖的大数据、算力和框架、算法和模型、应用场景等,在云上都有了大量的积累。云厂商可以将业内领先的AI产品和服务输出给开发者,让更多开发者使用到AI能力。云厂商不断将业内领先的AI产品和服务输出给开发者,让更多开发者使用到AI能力。

2.云原生的硬件并不是现在才开始

云原生对硬件的影响,早几年就已经开始。

腾讯云就推出了“为云而生”的服务器——星星海服务器。腾讯云副总裁、云架构平台部总经理谢明表示,在设计过程中,星星海服务器充分结合数据中心实际部署环境要求,针对云端的计算、存储、网络等场景做了重点优化,能够有效满足腾讯云98%应用场景需求。

同时,深度定制的CPU,能够实现行业最优单核性能和最优单核总体拥有成本TCO。根据测试,星星海可以实现云服务实例综合性能提升35%以上,最大负载能效对比业界可提高50%。

在云计算之前,超融合一体机就已经流行。传统的超融合仅停留在硬件的抽象,而管理和构建应用的效率低,在架构上很难进化到云架构,用户难以从传统的超融合中获取云的价值。

云就绪的超融合产品,不仅提供完整的云平台,同时提供多云支撑能力,提供以支撑应用为核心的软件基础设施,全新的设计融入了下一代分布式微服务架构。

而云就绪的超融合则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市场。以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、CEO陈喜伦说,下半场的超融合的三个重要特征:

第一,不支持多云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,超融合正在成为多云世界的基石。

第二,不支持微服务粒度升级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核心业务上云,传统的平台升级会影响业务连续性,而微服务粒度的升级方式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。

第三,不支持应用为核心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,云就绪超融合不是以底层资源分配为目的,而是以支持应用业务为目的。

这是纯纯的云原生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方向。

3.云原生的软硬件一体化需要冲破篱笆

云的特点就是弹性、敏捷、分布式、可扩展、自管理自恢复等,符合云的特点的基础架构就可以称为云原生基础架构。IaaS是云供应商的众多产品之一,取代企业传统的数据中心成为一个趋势。

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,它充分利用了云计算交付模型的优势,更天然的贴合云的特点。

所以,云原生的软硬件一体化也是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基础。所以,加速云原生基础架构建设的云原生的软硬件一体化市场潜力巨大。

记者认为,云原生的软硬件一体化为互联网企业、传统的软硬件企业,以及新兴企业都提供了一个机会,更是为传统硬件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,关键是能否冲破传统软件硬件的思维篱笆。

冲破思维篱笆的先行者一定会是胜利者!